作者简介:
杨润泽,女,甘肃省敦煌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敦煌学、石窟寺考古方面的研究。在《考古》《敦煌研究》《Heritage Science》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魏文斌,男,甘肃省定西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窟考古、佛教艺术及丝绸之路考古、文化遗产研究。在《考古》《考古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内容简介:
“崖面使用”是石窟寺考古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探讨石窟寺窟龛的营建次序和年代分期提供了辅助的线索。在进行石窟寺研究时,结合“崖面使用”情况,以解构时代层次的方法,将每一时期的窟龛从石窟整体中提取出来,可以得知历代崖面空间格局的演进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和崖面遗迹的空间关系,有助于探知石窟所在山体的原始面貌,揭示赞助人和营建者的选址意图。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地处蒲河、茹河交汇处,背倚覆钟山。该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时期,后经西魏至明清时期的持续营建和重修,最终形成陇东地区营造规模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石窟遗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已通过窟龛形制、造像风格、纪年题铭研究对北石窟寺窟龛的年代序列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现有研究更注重洞窟造像的形制分析,对外部遗迹关注较少,缺乏对北石窟寺整体营建规划、空间演进的把握。文章通过对北石窟寺的实地调查,结合“崖面使用”情况,重构北石窟寺营建格局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将其归纳为北魏至隋代、唐代、宋代至清代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崖面遗迹现状,初步探讨了北石窟寺空间格局的生成逻辑,发现主要受到历史地位的推动,原始崖面形态的限制,以及历代营建者选址意图的转变这三方面的影响。
北魏至隋代北石窟寺崖面窟龛分布图
唐代北石窟寺崖面窟龛分布图
原文发表于《考古》2024年第5期,引用请查找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