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参加“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建弘题记’发现60周年暨西秦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3-10-18 09:09访问量:9184

10月13—16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永靖县人民政府和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建弘题记’发现60周年暨西秦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永靖县顺利举行。会议由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贺延军主持开幕式,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林毅、永靖县委书记李登旭分别作致辞。

图片4.png

参会嘉宾合影

此次会议有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有30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杜斗城教授、魏文斌教授、姜涛副教授及敦煌学博士研究生董文斌、杨润泽,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白杨、任晶晶、宋明韬参加会议。

图片5.png

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参会人员合影

会上,杜斗城教授和魏文斌教授做了主旨发言,姜涛副教授做了分组发言。

杜斗城教授以《炳灵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题作主旨发言,对长期以来炳灵寺石窟研究中存在的两点问题做了讨论。一是以“如果建弘题记没被发现,169窟还会被认为是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吗?”为出发点,指出题记对石窟分期断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要勇于提出新观点。二是对圣坚和昙摩毗的身份提出了思考,讨论了乞伏鲜卑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局势,指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第169窟的营建提供了基础。

图片6.png

杜斗城教授做主题发言

魏文斌教授以《炳灵寺佛爷台壁画年代及有关问题小考》为题作主旨发言,讨论了具有争议的炳灵寺第195龛佛爷台两幅壁画的年代问题。魏文斌教授以壁画中佛像发髻上的联珠纹发饰为切入点,与莫高窟、西千佛洞、文殊山、天梯山等石窟及犍陀罗造像进行对比,判定佛爷台壁画在北魏绘制一幅,又在唐代绘制了另外两幅。随后指出,壁画的绘制不是偶尔为之,而是特意选择高处突出的山崖,在壁画下方凹进去的位置,可以进行简单的佛事活动,适宜坐禅修行。

图片7.png

魏文斌教授做主题发言

姜涛副教授以《浅谈炳灵寺石窟中维摩诘形象的发展与演变》为题做了分组发言。姜涛副教授首先根据《维摩诘经》《历代名画记》《京师寺记》等文献记载,辨识了炳灵寺石窟历代维摩诘形像所表现的内容题材。随后对炳灵寺石窟6铺维摩诘形像的来源、发展演变、演变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炳灵寺石窟的维摩诘图像主要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最后将其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维摩诘形象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炳灵寺石窟维摩诘形象的独特性。

图片8.png

姜涛副教授发言

除了会议报告外,此次会议在1015日安排了参会学者参观、考察刘家峡恐龙博物馆和炳灵寺石窟,使参会学者对永靖地区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会议显示我院师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尤其是在石窟寺研究领域的优势。

图片9.png

考察炳灵寺石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