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共和时期,生育被认为是家庭或私人的事,政府基本上不予过问。到帝国时期,奥古斯都为应对精英少子化问题,制定了奖惩结婚与生育的《婚姻法》。后世诸帝大都将之作为基本政策,并灵活运用于解决贫穷公民的生育问题,贫儿补助计划便是其中之一。其基本运转机制是,皇帝们为振兴意大利农业,鼓励地主贷款,将利息的5%用于设立救助贫困儿童的基金,以增加公民人口数量。一些铭文和少许文献证实,该计划自涅尔瓦(Nerva)时期初显雏形,到图拉真(Trajan)时代得以明确和成型,并被哈德良(Hadrian)等皇帝继承并深化,一直持续到塞维鲁时期(Septimius Severus),且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被短暂重启。尽管我们目前无法对其效果进行明确的评估,但这一制度在罗马帝国的意识形态中应保有一席之地。
萌芽于涅尔瓦时期
“贫儿补助计划”(alimenta,意为“食物”“营养”“养育”)是皇帝们针对贫困家庭儿童养育问题而制定的一项福利计划。史料表明,皇帝为提高人口出生率而资助儿童的做法可追溯至奥古斯都时代。被誉为“祖国之父”的奥古斯都规定,有儿童的家庭可以从国家获得经济资助。他在各地巡视期间,对那些提出申请且能证明子女有合法身份的平民,为其每个孩子提供1000塞斯退斯银币抚养费。奥古斯都资助儿童的做法可能为后世帝王创建贫儿补助计划提供了制度上的灵感。
那么,贫儿补助计划最早由哪位皇帝发起呢?目前,学术界仍存有争议,主要原因是古典文献中的说法不一。元老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61—113年)在写给图拉真的信中提到,涅尔瓦为供养贫民儿童树立了慷慨的榜样。生活于4世纪中期的S. A. 维克多(Sextus Aurelius Victor)也断言,这个计划是涅尔瓦皇帝的创意。而古罗马历史学家卡西乌斯·迪奥(Cassius Dio,155—230年)认为,它由图拉真创设。发表于4世纪中后期的《罗马君王传》(Historia Augusta)两次将之归功于图拉真。古典经济史学家理查德·邓肯-琼斯(Richard Duncan-Jones)论证后认为,贫儿补助计划应该由涅尔瓦首创,理由是它与涅尔瓦政策的其他证据相符。由于涅尔瓦统治时间过短而没有充分完善该计划,精英记载的传统可能会将之归功于其继任者图拉真。该说法推论合理,可采信。
涅尔瓦可能是在1世纪末发起了国家补助计划,把价值6000万塞斯退斯的土地分配给贫民,用于帮助他们抚养子女。他在诏书中写道:“毫无疑问,对于罗马公民,我的政府颁布了相关法令。一个好皇帝的意图不需要被狭隘地审视。每个公民都可以放心,即使没有任何人提醒,我也已经为了公众安全和分配新的利益而放弃了私人的安逸……它们将得到完全的批准;不要让那些被帝国福利眷顾过的人,认为他们的幸福需要新的请求……在我的保证下,我只需要为那些尚未获得资助的人考虑。”由此可见,做一个好皇帝的愿望推动着涅尔瓦将目光投向了贫苦平民。公元96年发行的货币记录了他向贫穷公民发放救济的场景:坐在高台上的涅尔瓦,看着坐于较低平台上的官员,为一位男性贫民分发补助。这是一种谨慎而有效的针对性补助,使下层人有机会获取生活资料用于生养孩子。
正式出台于图拉真时期
图拉真以涅尔瓦为榜样,正式推出了贫儿补助计划。作为来自西班牙的皇帝,他呼吁元老贵族至少将资产的三分之一投资于意大利的土地,使之恢复往昔的经济优势。政府向地主们提供低息贷款,其中利息的5%用于资助意大利的贫困儿童。他要求所有儿童必须登记在册,以便地方当局统计并设定救济儿童的人数,针对不同受益者限定不同的救济金额。合法出生的男孩每月可领取16赛斯退斯,女孩每月可领取12赛斯退斯。非婚生男孩则是每月12赛斯退斯,女孩每月10赛斯退斯。普林尼还明确地指出,受到资助的男孩在长大后需要参军,而女孩则必须结婚生育。
根据相关的铭文可知,贫儿补助计划主要集中于意大利中部地区,从未完全覆盖意大利的所有城市,其中50多个城镇都设立了公共贫儿补助基金。不过,从小普林尼和图拉真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一些行省也有自己发放救济金的仪式和活动,甚至有一小部分平民可以集体领取救助。图拉真还鼓励享有自治的同盟城市推行该计划,如允许阿米苏斯城(Amisus)自行组建帮助穷人的福利机构。此外,他还鼓励私人捐赠,如小普林尼每年向他的故乡科莫捐一笔款项,总额超过50万塞斯退斯,用于抚养自由出生的新生儿,并建立学校、聘请教师让他们接受教育。塔拉齐纳(Tarracina)的一项私人捐赠总额至少100万塞斯退斯。政府在韦利亚(Veleia)投入的贫儿补助资金甚至更多。这样,财力雄厚的私人捐赠与国家倡议有效配合,使贫儿补助计划成为罗马帝国福利制度的一项创举。
103—111年的系列硬币和浮雕刻画了图拉真当政期间多次救助的场景:坐在高台上注视着平民接受补助的皇帝、分发物质或金钱的官员、感恩的贫民父母及其子女。比如在可能铸于104—111年间的铜币上,图拉真坐在椅子上,左手持权杖,右手做出慷慨赠予的姿态,一位接受救助的母亲带着两个小孩立于其右。图拉真凯旋门的一幅浮雕呈现了一群小孩接受皇帝小钱袋的画面。然后,父亲们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把孩子扛在肩膀上,带他们回家。很明显,钱币和浮雕上的贫儿补助计划场景主要用于鼓励生育和宣扬皇帝的功德。
哈德良至君士坦丁时期的变迁
哈德良皇帝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实施了更广泛的贫儿补助计划,并把受助儿童的最高年龄确立为男孩18岁,女孩14岁。国家和私人资助地区扩展至非洲和西班牙的某些地方。哈德良还出台过不少鼓励公民生育的政策,比如专门为生育多子女的妇女提供经济援助,把对破产元老的捐助额度与其所生子女的数量挂钩,让人们认识到为国生育的益处。贫儿补助计划也是他当政时期增加公民人口的主要措施之一。他同样将这个计划的实施情况铸于币上。在119—123年发行的银币上,哈德良面向左坐于高台之上,右手做出赠予姿势。他前面的一位官员正把救助品发给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男性贫民。左边背景中的人物可能是自由女神,手中举着一枚钱币,意在护佑罗马和意大利的安全,而两个孩子则代表着帝国的希望与繁荣。
迄今发现的铭文表明,贫儿补助金的支持对象可能以合法的男孩为主,如韦利亚的294名受益儿童中,有245名合法男孩、47名合法女孩,只有私生男孩和女孩各1名。不过,安东尼·庇护为纪念去世的妻子大福斯蒂娜(Faustina the Elder),专门成立了一个资助女孩的“福斯蒂娜的女孩们(Puellae Faustinianae)”项目。斯多噶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利略和小福斯蒂娜(Faustina the Younger)是相亲相爱夫妻的典范,生育了至少13个儿女。为纪念去世的妻子,他把很多新的女童的名字列入公共粮食救济名单,如铭文上出现了一名6岁女童塞斯蒂亚·萨特妮娜(Sextia Saturnina)。这一时期阿尔巴尼别墅(Albani Villa)的浮雕描绘了“福斯蒂娜的女孩们”接受救济的场景:妇女负责分发,女孩们接受,而男性完全缺席。如果说皇帝出现于铸币和浮雕的画面中凸显了他们作为最高庇护人和臣民父亲的养育者角色,那么他们缺席而皇后出现的画面,则强调了皇后作为所有儿童的母亲角色以及女性生育力的重要作用。
受三世纪危机的影响,贫儿补助计划逐渐式微。4世纪时,君士坦丁皇帝面对遗弃和出卖新生儿愈演愈烈的情况,曾短暂地重启过该计划。在322年和329年的两项立法中,他授权用国库收入为贫困家庭提供衣物和粮食。最终,因罗马社会动荡、财政匮乏而难以为继,贫儿补助计划逐渐销声匿迹。
对贫儿补助计划的评价
贫儿补助计划由皇帝倡议,政府运作,民间响应,的确是西方人口福利史上的一个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邓肯·琼斯所言:“对帝国来说,尽管贫儿补助金的投入总额几乎不超过罗马一个大型建筑项目的总成本,然而皇帝们在这方面的尝试与努力似乎比其想让自己不朽的幻想更有价值。”就现实而言,这项计划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意大利和帝国境内的大量贫民儿童而言,贫儿补助计划必定是杯水车薪。据邓肯·琼斯研究,有权利参加小麦分配的平民可能不会超过15万至20万人;能分到小麦的儿童约5000人,占整个分到小麦人口的 2%—3%。比如101年坎帕尼亚区的贫儿补助基金有66笔地主的抵押贷款,最终只有110—120名儿童获得了资助。可见,受益于该计划的儿童比例很小。虽然皇帝创设它的目的是增加人口,而非减轻贫困,但若执行得当,还是可以保障受助儿童的生存,提高他们的成活率。
既然贫儿补助计划救助儿童的数量不大,那么就很难达到帝王们想通过它增加公民人口,改变人们不愿生养孩子的状况。它的长期存在恰恰说明,帝国时期的罗马人仍然普遍不愿生育后代。皇帝试图将之作为振兴意大利农业的途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据小普林尼说,农业收成受到每年气候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地主贷款购买土地很难保证预期的利润。邓肯·琼斯甚至认为,皇帝实施贫儿补助计划的目的是,以牺牲地主们的利益来资助贫困儿童,从而解决人口下降的社会问题。M. 罗斯托夫采夫也认为,图拉真所采取的包括贫儿补助计划在内的经济政策根本没能挽救意大利中心地位的丧失。
尽管现代学者对贫儿补助计划的评价比较消极,但小普林尼却在给图拉真的颂词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图拉真不仅为平民养育子女提供了财力保证,而且其“父亲般”的贤良政治让人民生活在自由和平的社会中,提升了他们的生育意愿,不但父亲们渴望子女出生,而且“妇女为她们的生育感到极大的喜悦,因为她们看到自己为皇帝生育了公民,为将军生育了士兵”。这项惠及底层儿童的制度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军队和公民团体将因其人数逐渐增加而完全恢复力量,有朝一日他们将有自己的孩子,且不再需要任何救助”。很明显,小普林尼的溢美之词只是在强调皇帝作为帝国臣民的养育者身份,凸显帝国的和平繁荣,但他不敢也不愿指出,正是奴隶制下权贵阶层对贫民的剥削而使后者不愿生养子女,这才是皇帝实施这项计划的根本原因。
最后,我们必须指出,罗马皇帝实施贫儿补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公民人口,保持人口优势和权力掌控,具有明显的政治考量和功利动机。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项计划背后的人道主义及其对后世生育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者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吉林省辽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干部)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8/t20230828_56815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