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 举行2022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2-06-07 10:32访问量:24976

2022年5月27日上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在兰州大学一分部衡山堂210会议室举行2022届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图片1.png图片1_副本.png

图1 答辩委员会主席陈国科研究员主持答辩会

此次答辩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历史文化学院魏文斌教授、王冀青教授、张景峰教授、郭永利副教授、姜涛副教授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宋添力老师担任答辩秘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共8名同学参加毕业答辩,张志浩通过搜集全国汉代墓葬出土的射猎图,对该种图像在汉代的演变发展做了详细探讨;刘克瀚以甘肃北魏洞窟为例,对云冈模式在甘肃石窟的拓展进行了详细地讨论;邝墩煌以敦煌石窟西方净土壁画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图像学、文献学的方法,对西方净土壁画中的楼橹、平阁、幢及高台等建筑图像进行研究;安祎将十六国北朝的维摩诘图像做了统计,按照形制的不同将维摩诘图像进行分类讨论,并结合《维摩诘经》论证了图像的表现方式和传达的意义,进一步探讨了维摩诘图像的表现形式和宗教思想,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许婧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分析了东天山地区晋唐时期彩绘陶器的年代序列和发展变化,并对晋唐时期东天山地区的社会风貌做出讨论;孙乐以舍利容器中的图像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类型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了舍利容器图像与瘗埋空间的联系,试图探讨特定图像组合的作用;黄婷婷以和田地区出土汉唐时期马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与文献探讨了马图像的形态、艺术来源与其包含的文化含义,并进一步研究了汉唐时期和田的养马业、社会信仰、文化背景和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以小见大地复原了汉唐时期和田地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处地位;朱思奇以豫西地区北朝中小型石窟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类型学、田野考察、历史文献学等方法建立了豫西地区北朝中小型石窟的年代序列,讨论了造像的题材、造像风格的源流等问题。

 图片2_副本.png

图2 刘克瀚同学进行毕业论文陈述

各位评审老师对答辩同学的论文内容、优缺点及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答辩同学就评审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经各位评审老师无记名投票,陈国科研究员宣布张志浩等8位同学全部通过论文答辩,其中朱思奇(论文题目:《豫西地区北朝中小型石窟研究》,指导教师魏文斌教授)、黄婷婷(论文题目:《和田地区出土汉唐时期马图像研究》,指导教师王冀青教授)两位同学的毕业论文拟推荐为优秀毕业论文。

 图片3_副本.png

图3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文斌教授发言

答辩结束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魏文斌教授代表答辩委员会作总结。魏文斌教授勉励各位同学发扬优良传统,谨记各位老师的教导,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奋勇拼搏。2019级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克瀚代表毕业生进行发言,感谢各位老师的栽培与教诲及同学们的帮助,表示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必定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们的心血。

 图片4_副本.png

图4 2022届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与会老师们合影

(文:邝墩煌;图:孙露)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