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强基计划”旨在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输送后备人才,招收并培养一批政治站位高、品行高尚、具有献身学术精神、视野开阔、学术能力出众、引领未来史学发展和对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史学人才。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学院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对流机制,对“强基计划”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对流。
一、对流原则
1.“强基计划”学生实行年审制度,综合评价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考核未达到“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学生,应按照培养方案规定,退出“强基计划”,转入本专业普通班就读。
2.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能获得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3.如确有特殊困难或者需要,无法在本校“强基计划”录取专业学习的,可申请在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转到相近专业,具体转专业相关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二、对流时间
“强基计划”对流共两次,第一次对流在第一学年末至第二学年初进行;第二次对流在第二学年末至第三学年初进行。
三、对流办法
(一)退出依据
1.因特殊原因自愿申请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院批准,转入院内相关专业普通班学习。
2.第一学年必修、限选课程有挂科、违纪的“强基计划”学生,第二学年必修、限选课程有挂科、违纪、英语四级考试(CET-4)不通过的“强基计划”学生,由学院核定后,转入院内相关专业普通班学习。
(二)准入条件
1.第一次对流,面向历史学(基础理论班)、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专业,依据第一学年必修、限选课程成绩,各班排名前2名学生具有申请进入强基计划的资格。
2.第二次对流,面向历史学(基础理论班)、历史学、世界史专业(因第二学年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专业培养方案与强基计划专业差别较大),依据第二学年必修、限选课程成绩,各班排名前2名同时通过CET-4考试的学生,具有申请进入强基计划的资格。
3.初次对流退出的强基计划学生,可于第二次对流再申请进入强基计划,但需满足上述准入条件。
(三)对流程序
1.学院核定强基计划对流学生名单、对流名额;
2.具备准入条件的各专业学生提交申请;
3.考核组专家对退出及申请准入的学生进行评定,公示后确定对流名单。
其他未尽事宜,由历史文化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商议,经历史文化学院党政联席会决定。
该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历史文化学院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