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者与拉脱维亚科学院学者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5-08-16 08:10访问量:308

拉脱维亚当地时间8月6日—7日,兰州大学与拉脱维亚科学院合作举办的国际会议《Best Practices in Teaching Regional Studies &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研究与文化融合的最佳实践)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顺利召开,来自兰州大学、拉脱维亚科学院、拉脱维亚大学、波罗的海长寿联盟、里加市第二中学等单位的与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主要内容包括欧洲一体化、文化融合、民族问题、中文教育等议题。

拉脱维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任尼娜·林德博士(Dr. Nina Linde)全程主持会议。在8月6日举行的会议中,来自拉脱维亚科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主席贡蒂斯·赞米迪斯博士(Dr. Guntis Zemitis)、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田烨以及拉脱维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任尼娜·林德博士先后进行致词,介绍了本次大会举办的背景以及与会的发言专家,表达了对与会者的欢迎。

1(1).jpg

尼娜·林德博士致词

田烨教授首先进行主旨发言,发言的题目是《International Impact of the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System》(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际影响),重点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情况,以相关外文文献为依据总结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以及在国外的广泛影响。

2(1).jpg

田烨教授进行主旨报告

第二位主旨发言的学者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欧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雅红,她发言的题目是《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the Lens of Urban History》(透过城市历史的棱镜看国家认同),主要探讨了英国开放城市公园对国家认同的积极推动,同时结合中国的情况开展了论证,认为公共活动空间的扩大对于推动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具有积极作用。

3.jpg

王雅红副教授进行主旨报告

拉脱维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瓦尔迪斯·塞格林博士(Dr. Valdis Seglins)开展了题为《Lens of History-Ethnic Accents in Urbanization in Latvia》(拉脱维亚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因素)的发言,他采用丰富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拉脱维亚境内的城市化进程,探讨了少数民族和外来移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入问题。

4.jpg

瓦尔迪斯·塞格林博士进行主旨报告

主旨发言结束后,王雅红和田烨组织了名为“Identity, Space, and Development: Ethnicity, Urbanisation,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a Globalising World”(身份、空间与发展:全球化世界中的种族、城市化和文化融合)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听众针对演讲内容以及主题开展了热烈地讨论。

在8月7日的会议中,田烨教授首个主旨发言的题目是《Division under Integration: Ethnic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整合下的分裂: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主要探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独立运动,通过分析6个案例总结了欧盟在治理民族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5.jpg

田烨教授进行主旨报告

第二位主旨发言的学者是波罗的海长寿联盟首席科学官乌格斯·柯莱特尼克斯博士(Dr. Ugis Kletnieks),他发言的题目是《Bridging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AI and synthetic Biology in Global Education》(连接创新与整合:全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延长人类寿命的问题。

6.jpg

乌格斯·柯莱特尼克斯博士进行主旨报告

第三位主旨发言的学者是拉脱维亚大学讲师卡琳娜·杰玛卡(Karina Jermaka),她发言的题目是《从课堂到文化对话:作为区域融合工具的汉语教育》(From Classroom to Cultural Dialogu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s a Tool for Regional Integration),主要讲述了她在开展汉语教学中的诸多案例,总结了如何针对拉脱维亚学生开展汉语教学。

第四位主旨发言的学者是兰州大学的王雅红副教授,她发言的题目是《National Identity, Tourism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Northwest China》(国家认同、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主要介绍了甘肃的旅游资源,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人文及历史,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7.jpg

王雅红副教授进行主旨报告

此外,来自里加34中的副校长玛丽娜·戈瑞坎妮娜(M.Pead.Marina Grecanina)进行了题为《Multilingual education in Riga Secondary School 34, Effective methods and Strategies》(里加34中多语言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的发言,主要分享了她的授课经验,以及以大量图片展示了这所中学的学生对学习中文的巨大兴趣。

主旨发言结束后,王雅红副教授组织了名为“Teaching Regional Studies: Best Practices at Lanzhou University”(区域研究教学:兰州大学的最佳实践)的讨论环节。参会者对兰州大学的区域研究充满了兴趣,针对兰州大学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情况积极进行提问。最后,拉脱维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任Dr. Nina Linde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向主旨演讲嘉宾颁发了感谢信。

8.jpg

王雅红副教授组织讨论

在本次会议中,中国和汉语成为高频词,与会专家和观众非常羡慕中国的高速发展,对中国人民的勤劳品质十分敬佩,表达了希望与中国建立广泛的联系的愿望。

本次会议得到了兰州大学国际处“一流学科伙伴计划”“的支持,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馆也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帮助。

文:田烨、王雅红图:田烨、王雅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