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2024年暑期学校在肃南县马蹄藏族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研究训练营”,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员们搭建一个集学习、实践与科研探索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
一、专题训练营纪实——“感知河西走廊历史文化,体验学科交叉魅力”
历史文化学院暑期学校专题训练营以“感知河西走廊历史文化,体验学科交叉魅力”为主题,2024年首届专题训练营于7月22日至8月2日进行,以肃南县马蹄寺为核心营地,由学院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四个专业的老师带队,研究生担任助理,共招募我校来自人文萃英班、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字、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世界史、民族学等专业共17名学员参与此次学科交叉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让不同专业的学员感受肃南县马蹄藏族乡所在的马蹄寺景区所汇集的丝路文明、石窟艺术、民族文化,形成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整体认识,提升学员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及科研实践能力。
马蹄藏族乡
马蹄寺合影
7月23日,专题训练营正式拉开帷幕。上午,学员们参观了马蹄寺石窟群北寺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殿等,陡峭的台阶和狭窄的通道为参观之旅增添奇妙体验。下午,博士研究生孙清泮为学员们讲解佛教的世界观、佛教塑像传统的产生、佛教石窟的研究模式、佛教传播路径等相关内容,学员们积极提问。
三十三天石窟下合影 李捷摄
7月24日,张善庆院长为学员们介绍石窟考古的基本知识,讲解丝绸之路佛教艺术鉴赏与研究的方法,为大家打开了欣赏、研究石窟艺术的大门。随后,学员们徒步3公里前往千佛洞及特窟参观,近距离感受汉传佛教,并在张善庆院长的讲解中踏入佛教美术的净土。
7月25日,学员们徒步1小时到达临松薤谷,传说此为儒学大师郭瑀讲学处,盖石窟曾或有十柱九间,俗称九间石坊。现仅存长方形石窟于西壁之上,窟顶熏黑,顶脚柱洞、后壁槽线,清晰可见。前壁中开一门,门两侧各开一孔引光。张善庆院长在此窟内向学员们讲述洞窟研究方法,关于凉州瑞像整体布局的研究,为学员们认知壁画提供了思路,开拓了视野。青山幽谷中,牛羊漫步,溪水潺潺,学员在此感受河西大儒求学修身之影,令人难忘。下午,学员们在博士生孙清泮的指导下绘制测绘图,体验考古学的魅力。
张善庆院长松薤谷授课 袁鸿钧摄
7月26日,学员们乘车前往海拔2800米的金塔寺。攀上两百多级台阶,看到尊像与飞天彩塑交相辉映,在张善庆院长的讲解中感受佛教艺术的多姿多彩,对1600余年以来层累的遗迹叹为观止。
金塔寺实地授课 袁鸿钧摄
7月27日上午,王力教授带来有关民族学若干问题的讲座,并结合多年的田野经验给学员们指导之后要进行的田野非结构式访谈,强调了注意事项。下午学员们学以致用,通过实践初步感知民族学基本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晚间老师与学员齐聚一堂,分享一日得失与经验。
王力老师讲授民族学知识 赵鹏天摄
7月28日,王力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甘肃藏族的历史演化以及藏传佛教概况,向学员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担当。下午学员们分组行动,不同专业的学员们互帮互助,继续前往千佛洞、游客中心、马场等地进行田野调查。
7月29日,何强老师以“话语与秩序”为题,介绍了西夏与两宋之间交流交往史,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运用各自的话语体系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不断的冲突与妥协中构建一定秩序。讲座为学员们认识西夏与两宋关系带来新的视角。下午学员们总结前几日的经验,克服种种困难,再次合作进行田野调查,收获颇丰。
何强老师讲授西夏与两宋关系 李捷摄
7月30日上午,学员们梳理思路,整理田野调查结果。下午博士生孙清泮带来关于佛教壁画中本生画的研究报告,博士生李捷向学员们介绍了旅游人类学与景观人类学的相关知识,两场讲座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学员们受益匪浅。
孙清泮分享佛本生画 袁鸿钧摄
李捷分享人类学知识 袁鸿钧摄
7月31日,学员们前往张掖大佛寺与张掖博物馆参观游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员们真切感受到张掖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河西走廊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对张掖这座城市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8月1日,老师与学员们聚集在一起,总结在马蹄藏族乡的训练营研学活动。学员们交流研究日记,分享心得体会与收获。不同专业的学员分别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探讨本次训练营带来的点点滴滴,深表难忘。
所有老师和学员均于8月2日返兰。
二、复合型人才实践模式探索:自主探索+分享与知识碰撞+多学科体验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专题训练营涉及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四个专业知识的交叉融汇。基于各专业老师前期或伴随实践的现场教学,学员们积极探索、学习与观察,逐渐构建起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并日趋立体化、生动化。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贺靖尧同学说:“每一个石窟都有着独特的艺术品和历史背景,在洞窟内部,壁画以其精美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色彩深深吸引了我。
参观三十三天石窟 李捷摄
田野间的实践 赵鹏天摄
交流互动与分享。训练营期间每个在马蹄寺的夜晚,训练营全体成员不仅感受着山林的沉静,也需完成每天的必修功课——分享交流会,主要围绕石窟壁画、佛教艺术、地方历史与文化、田野调查实践等主题展开。袁鸿钧老师在每日分享讨论中强调交叉学科的魅力,比如民族学对空间的看法利于历史学分析;学员们各抒己见,学习、讨论热情高涨。
每日分享会 袁鸿钧摄
此次训练营还提供了研究生与本科生交流学习的平台,来自敦煌学、民族学、世界史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其中,既是助理又担当了“讲解员”。无论是每日学员们的分享交流会,还是与研究生们的互动,都为学员们深化对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认知,以及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知识碰撞与互动,提供了场域和动力。
学科交叉的体验实践。通过十余天对历史学、石窟艺术、民族文化等知识的接触、认识,伴以体验考古绘图、民族学田野调查,参观石窟、佛寺、博物馆等实践活动,学员们交叉学习的体验感颇深。2023级历史学强基班的赵鹏天说:“我们要打破自己的学科壁垒,推动自己的知识体系融入学科交叉的洪流中,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去看待历史。”2022级经济学的卢亚奇在分享中谈到:“通过与历史的对话,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连续性。”
田野调查实践 邓星儿摄
参观张掖大佛寺 李捷摄
三、专题训练营的成效:“交叉学科魅力无限”
“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研究训练营”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体现交叉学科的魅力与价值。在学院老师的引领、研究生协助下,学员们体验了为期12天的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及实践。在学习实践中,学员们收获满满,感悟颇丰,在最后一天的汇报总结中大家畅所欲言。202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的邓星儿:“我以前从没有了解过石窟寺,但参观完马蹄殿和三十三天却感受到了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张院长的讲解,了解到佛教艺术不只是对艺术的简单分析,与佛教经典无法分割。”从没有接触过民族学的2022级临床医学的尹学红说:“根据王老师讲解的关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我通过实践来初步感受田野调查,在访谈过程中,每一个回答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文化内涵。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停顿,都可能传递着重要的意义。”2021级人文萃英班的张芯玮告诉大家:“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承载了历史记忆与自然观照,都是一次次的参悟。研习如刹那一瞬,却化现了河西的永恒一念。”不仅是学员们体会深刻,参与本次训练营的老师们也深受交叉学科魅力的感染,何强老师在听完学员们的交流分享后深受感触,他告诉学员们,“我们正是在交叉学科实践中感受不同思维的碰撞,在祖国大地上、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
本次专题训练营最后评选出优秀学员3名,分别是2022级经济学专业卢亚奇、2023级历史学基地班任锦朝、2023级民族学专业赵婉清。“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专题训练营研习实践活动彰显了实地教学的生动性与深度,也带动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价值意义与可行性,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互动书写了方案,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李凤琦摄
撰稿人:李捷 陈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