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历史文化学院暑期学校方案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4-07-01 17:19访问量:10590

时间安排:2024年7月14日-8月2日

参与班级:2020-2021历史学(强基计划),2021民族学,2022-2023全年级

一、学生专项能力提升

1、专题讲座

(1)中国史和世界史联合举办讲座

第一讲 汉帝国的精神世界(一)

时  间:7月14日,9:00——11:00

主讲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姜生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二讲 汉帝国的精神世界(二)

时  间:7月14日,14:30——16:30

主讲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姜生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三讲 汉帝国的精神世界(三)

时  间:7月15日,9:00——11:00

主讲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姜生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四讲 移民殖民主义理论与殖民话语叙事重构

时  间:7月17日,9:00——11:30

主讲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郭长刚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五讲 德法分立与欧洲文明基本政治格局的形成(一)

时  间:7月18日,19:00——21:00

主讲人: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李云飞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六讲 考古图像资料与历史研究(一)

时  间:7月18日,9:00——11:00

主讲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姚崇新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七讲 从林伽到镇风塔——泉州印度教文化演变一例(二)

时  间:7月19日,9:00——11:00

主讲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姚崇新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八讲 近年新疆考古新发现的景教十字架图像及遗物的初步考察(三)

时  间:7月19日,14:30——16:30

主讲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姚崇新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九讲 加洛林王朝王位继承的若干原则、策略及其利弊(二)

时  间:7月19日,19:00——21:00

主讲人: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李云飞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第十讲 杭州飞来峰高僧传法、取经浮雕再考察(四)

时  间:7月20日,9:00——11:00

主讲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姚崇新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2

(2)民族学举办讲座

第一讲 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时  间:7月15日

主讲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范可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216

第二讲 青藏高原田野工作点滴

时  间:7月16日

主讲人: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导张亚辉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216 

第三讲 田野调查中影像手段的使用

时  间:7月17日

主讲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海飞、屈松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216

第四讲 农村调查中方法与注意事项

时  间:7月18日

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博导吴春宝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216

2、暑期课程

课    程: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的语言(Languages of the Silk Road(s) – An  Ecolinguistic Perspective)

开课时间:2024年7月16日-7月26日

选课人数:60人

上课时间:7.16-7.18(14:30-16:30);7.20-7.22(14:30-16:30); 7.24-7.26(14:30-16:30)

上课教室:秦岭堂A204

选课方式: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43223163.html

班级邀请码:26055390

班级二维码:

图片1.png

3、培养方案集中实习环节及具体方案

(1)历史学、历史学(基础理论班)和世界史

历史学2022级历史学、历史学(基础理论班)和世界史暑期实习团队一行共计72人。

2024年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历史学、历史学(基础理论班)和世界史主要沿着武山、甘谷、礼县、天水、清水、张家川、秦安、平凉、泾川一带进行暑期实习,最后回到兰州。暑期实习从7月21日开始,28日结束,为期8天,带队老师分别是王志通、马振颖和马智博。

(2)历史学(强基计划)

专业技能提升与科研实践是历史学强基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田野考察是历史学学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甘肃实际与兰州大学的历史研究传统与特色优势学科,历史学强基班计划重点针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西文化交融展开专业技能提升与科研实践,具体内容包括周人起源与早期中国文明探索、秦文化与中华民族文明源流探索、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融探索。

2024年历史文化学院强基班(2020-2023级强基班)主要开展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融探索,前往古丝绸之路沿线进行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与历史田野调查,围绕武威雷台汉墓、张掖马蹄寺、嘉峪关魏晋砖画墓、瓜州锁阳城、敦煌莫高窟、阳关、玉门关、悬泉置遗址、瓜州榆林窟、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等遗址遗迹探索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暑期实习从7月21日,27日结束,为期7天,带队老师分别是屈直敏、储竞争、刘全波和薛小林。

(3)文物与博物馆学

甘肃省平凉市和庆阳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文物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史前遗址和佛教遗址,地域特点鲜明。该地区有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县级博物馆,是文博专业学生和教师实习、科研的理想之所,非常适合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进行教学实践,本次实习年级为2022级。

实习目的:(1)主要学习数据采集工具的使用、数据整理规范、标本整理与绘图等,最后学会如何编写考古田野调查报告;(2)学习全面采集和识别古代遗存埋藏的信息,并根据层位进行分析;(3)学习博物馆藏品保管方法、陈列策划方法等;(4)学会使用无人机、GPS、数据建模等。

实习内容:(1)史前遗址调查:遗址点环境地理信息采集、人类活动遗迹范围的数据采集、标本采集、标本整理等;(2)石窟寺及古建筑调查:包括佛教寺院、石窟寺、道教遗址、古建筑遗迹等;(3)博物馆考察:主要内容是博物馆规模及现状观察、博物馆陈列现状及问题、藏品利用现状调查等;(4)乡村遗产:散布在乡村的其它类型遗产,调查其历史沿革、保存现状等,并针对性提出保护对策等。

暑期实习从7月16日,31日结束,为期16天,带队老师分别是魏文斌、张景峰、姜涛和刘振刚。

(4)民族学

实地调查16天,7月19日—8月2日。包括集体实习、自主实习两种形式。其中,一年级学生全部采取自主实习形式;二、三年级学生可选集体实习或自主实习。选取自主实习者需提交申请书,并在实习结束后及时提交实习报告。

实习培训负责人:周传斌、李正元;地点:榆中校区。在田野实习正式开始之前,以讲座的形式对参加田野的本科生进行突击培训,主要目的有三:一是集中时间对课堂学习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复习,学习访谈、参与观察中的小技巧;二是引导学生了解田野点概况,了解可选择的题目范围,搜集相关研究文献;三是通过互动交流培养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之间的默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及相关事宜的准备。

集体实习带队老师:(暂定)麦合布拜木·买买提江讲师,泽仁巴珍副教授。时间:7月19日—8月2日;地点:①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待定);②学生自选地点。形式:(1)2021、2022级本科生结合安排专业实习2周(7月19日开始);集体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选择自主实习的学生提交自主实习申请,并在开学后提交调研报告。(2)2023级本科生安排自主实习两周(7月19日离校);所有学生均需填写自主实习申请,说明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并承诺完成调研任务,保障自身安全;开学后提交调研报告。

实习地点选择:此次集体实习计划2021级民族学、2022级民族学班合并实习,安排两个带队教师,同时聘用研究生3—5人任实习助理,前往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待定)进行民族学实地调查。进入实习地点后,拟分为5个小组分别至周边不同地点实施实地调查,每一组均由一名教师或研究生领队。其他选择自主实习的人员,自行前往选择地点实习。自主实习的学生,需要提交申请,说明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并承诺完成调研任务,保障自身安全。

实习目的:民族学专业实习共6学分,分别于二、三年级暑期实施,共计不少于6周。包括田野实习点的选择,教师带队进行实习,教师在田野实习中的指导。这是一个全方位训练学生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情况中,而且,学生的田野实习包括培养他们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存能力、意志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

带队教师在田野中不仅要负责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还要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交通、饮食、住宿、安全以及各种意外情况进行处理。因此,带队教师在田野实践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强度付出。

实习成果和交流:在田野调查期间,坚持进行田野调查训练,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坚持记录田野调查笔记,每组每天出一份田野调查实况的简介,由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实时发布。每位学生在田野调查结束后,必须根据自己田野调查的主题,写出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基础上,可进一步撰写学年论文(2022级)、毕业论文(2021级)。

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后,将举办“第八届杨建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学术周”,展览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过程记录图片展,并开展田野调查论文评选活动,奖励获选的优秀论文。

(5)故宫博物院实习

 优秀本科生赴故宫实习项目为拓展我院本科生专业探索与就业创业路径,增强学科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将继续选派优秀本科生参与故宫实习,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就业意识。为人才储备赋能,为学生成长助力。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5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学院连续三年选拔近25名优秀本科生前往故宫博物院参与就业实践项目,通过参观宫廷文物,深入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展览、文物修复、文物宣传等相关志愿服务与习工作,培养专业应用与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与岗位认知力。

本年度拟选拔12人,于8月1日-14日赴故宫博物馆实习。

4、创新训练

创新训练可以基本上可以有两种形式进行:一是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结合实践活动,完成相关主题的实践报告;二是结合暑期课程,布置学生撰写相关专业论文。论文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二、教师专项能力提升

1、中国史

(1)文献研读类课程教学研讨会

(2)《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

(3)《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

2、文物与博物馆学

第七届甘肃省高校“青教赛”备赛指导

参赛教师:任曜新

指导教师:吴炯炯、任乐乐、丁树芳

地    点:大学生活动中心908

2、民族学

(1)结合民族学学科优化调整工作,分5个研究所举行教学研讨,时间:7月14—20日,地点:一分部衡山堂。

(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识课集体备课,时间:7月14—20日,地点:一分部衡山堂。

三、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在暑期学习期间,学院将根据审核评估意见,制定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梳理思路,细化完善自评报告,补充相关证明材料,持续提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工作实效。

梳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亮点,持续提升学院质量文化,以连续宣传报道的形式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特色。

四、暑期学校专题训练营

训练营名称:“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训练营”

时间:7月22日-8月2日

招募学员:20人

活动主题:“感知河西走廊历史文化,体验学科交叉魅力”

活动方案:

1.主要内容

(1)凭借历史文化学院所拥有的中国史、世界史、文博、民族学四个一级学科,以河西走廊为主要营地,通过为期12天的考察、讨论、写作,形成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基本认识,提升学生历史文化素养及科研能力;

(2)本期训练营所在地为肃南马蹄乡,该地马蹄寺集石窟艺术、民族文化、丝路文明历史交汇于一体,可为学员提供四个学科交叉的共同认知与体验。

(3)训练营开营期间,由中国史、世界史、文博、民族学四个专业的老师与研究生带队,将20名学员分配至四组进入四个专业进行专业知识修习、实践考察、分组讨论、交流,并在训练期内实行跨组流动,实现学员在为期12日的训练中交互式体验四个学科不同的知识体系与实践。

2.实施步骤

(1)全校招募学员,不设置专业壁垒;

招募基本条件:

①限我校2022-2023级本科生,专业不限;

②已修习我院所开设专业课1门及以上;

③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

④以上三条为招募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提供修习成绩、阅读、实践情况择优确定学员。

(2)训练营开营仪式;

(3)马蹄寺12天专业训练、实践;

(4)汇报、交流、总结;

(5)评选优秀学员3名;出版实践文册。

3.进度安排

7月1-10日,招募学员;

7月11-21日,筹备工作;

7月22日开营仪式,乘车赴马蹄寺;

7月22日-8月2日,马蹄寺营地分四组进行学习实践;3日为一个学科训练实践周期;

8月3日,返回兰州。

4.报名时间:即日起至7月10日

5.报名方式:请填写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年暑期学校专题训练营申请表,发送至wangxueyan@lzu.edu.cn,申请表见附件1。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年暑期学校专题训练营申请表.docx

   历史文化学院

二〇二四年七月一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