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9月22日,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在山西大同举行。兰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浩力,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执行院长魏文斌教授及12名2025级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院专项计划研究生赴大同参加此次活动。
兰大参会师生合影
在20日上午举行的开学典礼暨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开幕式上,历史文化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徐亚新、资源环境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王奕珑作为新生代表上台接受佩戴“联合研究生院院徽”。
新生代表上台接受佩戴“联合研究生院院徽”
大会上,学生们认真聆听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李志荣教授作题为《石窟寺考古学基础和石窟寺领域工作的多规合一》、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文斌教授作题为《三位一体还是多位一体?——石窟寺为主的佛教聚落空间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粟裕副研究馆员作题为《2至6世纪西域南道佛寺图像配置的转化》、云冈研究院研究员王雁卿作题为《云冈石窟的北魏佛寺遗址》的主旨报告。
魏文斌作主旨报告
20日下午学生们参加“首届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及研究单位的39名青年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兰州大学2022级敦煌学博士研究生生闫珠君的论文《960年北庭僧人Adityazen敦煌石窟巡礼史迹与石窟营建关系探微》、2024级敦煌学博士研究生马艳辉的论文《服饰与制度——<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图像考》入选参会论文并做了小组发言。闫珠君的论文并获论坛一等奖。
学生聆听论坛代表发言
21日,兰大师生一行先后赴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等相关文保单位考察研修。实地参观了宿白先生纪念馆,观摩宿白先生写作的手稿,感受先辈对石窟寺考古的严谨态度与深耕精神。
参观云冈石窟
参观善化寺
历史文化学院2025级敦煌学博士研究生史文文作为研学活动总结代表发言:“本次论坛中,众多精彩的报告和深入的研讨,展现了石窟寺研究的博大精深,也凸显了跨机构、跨地域合作的重要性。在多方优质资源的支持下,我们不仅能深入石窟、读懂历史,更能站在文化传承与增强自信的高度,理解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时代意义。”
新生代表在总结大会上发言
闭幕式上,历史文化学院2025级考古学硕士生谷函桐、夏依琳作为新生代表上台领取了研学证书。
新生代表上台领取研学证书
本次兰州大学研究生代团表由考古学、敦煌学、地质工程、自然地理学、文物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组成。学生们认真聆听讲座、观摩学习,撰写考察笔记与心得,拓宽了学术视野。
【新闻背景】
2023年9月,“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成立。两年来,联合研究生院在石窟寺考古研究、文化挖掘传承、文物保护利用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学术研究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兰州大学作为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联建高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石窟寺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号召,在石窟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兰州大学将进一步发挥联合研究生院的平台优势,通过拓展数字化技术在石窟寺考古、病害监测、虚拟展示等场景的应用,推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深化与联建高校及文博机构的战略合作,完善人才共育、课题共研的长效机制,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考古文博人才。